济南趵突泉“摆脱”预警线 连续17年喷涌基本成定局
地下水位提升5厘米,意味着什么?对于济南市的趵突泉来说,就是摆脱了持续161天的低迷。8月17日,趵突泉地下水位升至28.19米,彻底“摆脱”了预警线,连续17年喷涌基本成定局。
文/片 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
记者 程凌润
17天地下水位升43厘米
还有几场降雨确保成果
入汛以来的几场降雨让泉水彻底“喝饱”了。8月1日至8月17日,趵突泉的地下水位由27.76米上升至28.19米,总体上升了43厘米。其间,8月12日的降雨让趵突泉的地下水位连续两天上涨了15厘米,8月14日至16日的降雨再次让趵突泉的地下水位连续两天上涨了11厘米。
8月17日下午,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记者来到济南趵突泉景区,发现三股泉水欢腾喷涌,犹如沸水般涌出水面,游客们纷纷在此拍照留念。“真是太神奇了!”一位淄博游客看到“翻滚”的三股泉水后惊叹道。
济南市城乡水务局官网数据显示,趵突泉的地下水位自3月9日首次跌破28.15米黄色预警线,此后一直处于黄色预警线以下,截至8月16日累计161天。其中,6月7日至6月30日,趵突泉的地下水位在27.60米的红色预警线以下,累计24天,最低水位为27.41米。
“今天趵突泉的地下水位达到了28.19米,已经‘摆脱’了预警线。”济南市城乡水务局办公室副主任唐瑞钦介绍,根据济南市气象台的天气预报,近期济南仍有几场降雨,趵突泉的地下水位仍处于上升趋势。
公开报道显示,1971年5月26日至6月10日,趵突泉出现有记录以来的首次季节性停喷,此后季节性停喷始终陪伴着“天下第一泉”,并曾出现过长达926天的停喷记录。2003年9月6日,趵突泉再次复涌,至今已持续喷涌超过16年。
“现在,已经到了8月底,距离9月6日复涌(纪念日)已经很近了。”唐瑞钦分析道,趵突泉连续17年喷涌,问题应该不大。
为何今年降雨量偏多
水位却在预警线下161天
济南市雨水情信息系统显示,截至8月17日17时20分,今年以来累计降水量全市平均575.6毫米,比常年同期490.0毫米多85.6毫米,多17.5%;比去年同期488.3毫米多87.3毫米,多17.9%。
今年济南市的降雨量偏多,为啥趵突泉却持续161天处于预警水位以下呢?“跟往年数据相比,今年趵突泉持续处于预警线以下的时间比较长。”唐瑞钦分析道,今年的降雨主要集中春季,然而春季的降雨很少渗入地下,从而导致趵突泉地下水位持续低迷。“再一个就是,8月份的几场降雨主要集中在平阴、济阳、商河、莱芜、钢城等周边县区,而泉域补给区的有效降雨量并不多,比如市区的降雨量、南山的降雨量并不算多。”唐瑞钦分析道。
生态补水、限制开采
济南采取不少保泉措施
为了减缓趵突泉水位下降的趋势,济南市近些年采取了生态补水、打击私采地下水和增加人工降雨等一系列保泉措施。
“利用黄河水、长江水在泉域补给区进行生态补水。”唐瑞钦说,济南市每年要引入4000万立方米长江水,而黄河水在城市供水中的占比也在70%左右,这种措施既能形成景观,又能涵养地下水。“第二个是限制城区里面地下水的开采。”唐瑞钦称,相关部门也一直在严厉打击洗车等非法开采地下水的违法行为,而对于部分地区因特殊原因开采地下水做饮用水的问题,济南相关部门也在加大城市供水管网和水厂的配套建设。
“东部的南康水厂、凤凰路水厂都已经投入使用。”唐瑞钦说,东湖水厂、旅游路水厂马上也会投入使用,随着东部城市管网的铺设,地下水开采的现象就越来越少,从而有利于泉水保护。